2007年10月8日星期一
夏
夏朝(約為前2000年—約前1600年),中國史書記載嘅第一個朝代。史書記載夏朝有萬國, 所以一般認為夏朝係一個部落聯盟形式嘅國家,同時中國大陸馬克思主義史學將夏朝定性為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文物(西元前1600年以前嘅文物)中有一定數量嘅青銅和玉制嘅禮器, 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於新石器晚期文化。但係由於迄今為止,嚮考古學上仲未找到夏朝存在嘅文字依據(中國最早嘅文字記載出於商朝),因此,其真實存在性未得到正式確認。但係也不能否認夏朝嘅存在,因為如果當時嘅文字書寫嚮一些不易保存嘅物品上,流傳不下來也係完全有可能嘅,商朝嘅存在也係因為甲骨和青銅器係容易保存嘅物品才得以證實。史書記載"禹時五星累累如貫珠,炳炳若連璧。"經過全面計算,西元前1953年2月26日有一次很好嘅五星聚會,呢個可以作為估定夏代年代嘅參考。
根據史書記載,夏朝係禹嘅兒子啟建立嘅國家。夏禹傳子代替咗以前嘅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嘅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一說14代、17王,主要係大禹係君主仲係部落聯盟首領有爭議嘅問題),約400年,後為商朝所滅。
爭議
據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嚮夏朝建立之前,曾出現過夏部族與周圍其他部族之間爭奪聯盟首領嘅頻繁戰爭。夏部族大約係嚮中國古史傳說中嘅帝顓頊以後逐漸興起嘅。有不少古代文獻均把夏部族追溯到帝顓頊。其中《史記•夏本紀》與《大戴禮記•帝系》稱禹為顓頊嘅孫子,但仲有某些文獻說禹係顓頊嘅五世孫。呢個些文獻表明,夏氏族很有可能係顓頊部落嘅一支後裔。
文獻中嘅夏朝歷史
文獻中所記載最早嘅一位元夏氏族成員則係鯀。《國語•周語》中說鯀作為夏族首領被封嚮崇,即被稱為"崇伯鯀"。之後禹繼承咗鯀,為"崇伯禹"。呢個便表明著夏氏族早期活動於崇附近。當時黃河氾濫,為咗抵抗洪水不少部落形成咗部落聯盟,鯀被四嶽選為咗負責治水嘅領導。他治水歷時九年而最終宣告失敗。鯀失敗嘅原因很有可能係因為他不善於團結族人,搞好各部落嘅關係而得到咗最終嘅失敗。《尚書•堯典》中記載著,堯最初認為鯀方命圮族、毀敗善類而反對鯀承當治水領導。呢個有可能表明著鯀嚮擔當治水領導時,已經有不少部落對他產生咗不滿。《尚書•洪范》於《國語•魯語》中又提到咗"鯀障洪水",說鯀治水嘅方法主要嚮於用土木堵塞,而最終失敗,呢個有可能也係鯀治水九年失敗嘅原因之一。總而總之,鯀治水失敗後,被殛死於羽山。
鯀
禹係鯀嘅兒子。禹不僅未表示任何憤怒,而且仲依然恭敬舜,得到咗舜嘅信任。舜則把治水嘅任務傳給咗禹。禹改進咗其父嘅治水方法,廣泛地團結咗各部落嘅族人,使得治水成功。《史記•夏本紀》記載到禹治水時"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他嘅艱苦卓絕嘅精神受到咗人們嘅廣泛頌揚,呢個有可能也促進咗各部落族人嘅團結。《孟子•滕文公》提到咗禹嘅治水方法:"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由於禹治水有功和發展農業生產,夏部族勢力增強,成為部族聯盟首領。隨後舜又派禹去討伐三苗。禹將三苗驅趕到丹江與漢水流域,鞏固咗王權。《墨子•非攻》中說道禹克三苗後,"別物上下,卿制大極,而神民不違,天下乃靜。"呢個些雖摻加著一定嘅誇張,但可以說明禹嚮治水與討三苗成功後,夏部族已提升到咗當時黃河流域文化前所未有嘅重要地位。舜把帝位禪讓給禹,禹嚮塗山召集過部落會盟,再次征討三苗(當時中原部落常與三苗展開鬥爭)。據《左傳》(誇張嘅)記載"執玉帛者萬國"參加咗塗山會盟,可見當時夏部落嘅影響力。有一次嚮會稽部落會盟時,防風氏首領到遲而被禹所處死。呢個表明著夏部族嚮穩定權力後開始出現咗濫權嘅行為。隨著以黃帝族為核心嘅夏氏部落聯盟嚮政權嘅日益鞏固,各地嘅經濟關係也同樣嘅加強。古代文獻中常有禹讓諸侯部落以路途嘅遠近來分別納貢嘅一說,就可以體現出因夏氏族對其周邊部落經濟上嘅控制。
古代文獻也屢屢描述道禹嚮晚年強烈嘅權勢欲。禹雖想把權力保持嚮夏氏族內,但又顧慮禪讓傳統嘅影響,所以他採取咗一個靈活嘅辦法。禹先將頗有威望嘅有偃氏首領皋陶命為繼承人,以表示禹對禪讓傳統嘅尊重。然而皋陶比禹仲要高齡,仲未等到禪讓,皋陶就先死咗。禹又命未多少影響嘅東夷族首領益為繼承人。然而當時有很多部落都不擁護東夷族嘅益,反而到誠信禹嘅兒子啟。禹係想將後益得不到民眾嘅支持必定會禪讓給其子啟。
禹
禹死後,益並未得到權位,反而嚮民眾嘅擁護下,啟得到咗權位。於係益率領著東夷族聯盟討伐啟。經過幾年嘅尖銳鬥爭後,益被啟殺,從而啟確立咗其王位。呢個便係大多數歷史學家所認為中國嘅第一個世襲制王朝 --- 夏朝嘅起始。隨後,仲有不少傾向禪讓傳統嘅部族對啟嘅權位而質疑。居於當今陝西省關中平原一帶嘅有扈氏率領著聯盟向啟討伐,嚮甘(今陝西省戶縣之南)大戰。戰前啟稱他嘅權位係"恭行天"嘅,呢個便係幾百年後周朝天子論嘅雛形。啟擁有著中原民眾嘅贊同,嚮人數方面佔有咗絕大優勢,最終戰敗咗有扈氏。啟嘅呢個兩次勝利代表著當時中原社會觀念從傳統嘅禪讓制度轉向咗世襲制度。
啟能歌善舞,常常舉行盛宴。其中最大嘅一次係嚮鈞台(今河南省陽翟),此即鈞台之享,仲嚮"天穆之野"(今具體位置不詳)表演咗精彩嘅歌舞。《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到啟嚮舞蹈時"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甚至有些文獻說道啟曾經上天取樂舞。中國古老嘅樂舞文獻《九辯》、《九歌》與《九招》均將啟視為其原作者。
夏氏族原先姓姒,但從啟開始改用國名"夏"作為姓。同時啟不再使用伯呢個銜號而改用後,即"夏後啟"。
啟統治期間,其子武觀常常作亂。《韓非子•說疑》說他"害國傷民敗法",最終被誅殺。除咗夏氏族內部嘅糾紛,為爭奪方國部落聯盟權威,而常常與東夷族作戰。
啟
啟死後,他嘅兒子太康繼承咗後位。太康只顧嚮田野遊玩,不理政治,嚮位期間,夏部族權威削弱,東夷族太昊與少昊部落趁機西進。東夷族有位善射嘅首領羿。《呂氏春秋•勿躬》認為弓就係羿所發明嘅。羿率軍從東夷屬地鋤遷*(同"鋤"音意,左金字旁、右"且")到達咗有夏氏屬地嘅窮石(今河南省洛陽之南),與當地嘅夏人通婚,結好咗關係,形成咗有窮氏。從而使得羿嚮夏民嘅擁護下奪得咗夏政。隨之太康投奔斟尋嘅斟尋氏。
羿奪得咗權位後並未稱王,而係把太康之弟中康設為夏後。但事實上,國事全由羿來治理。呢個引起咗不少部落嘅不滿。其中主持天象活動嘅有和氏與有羲氏公開反對。羿說他們廢時亂日,派兵討伐他們並且取勝。
中康死後,其子相繼位。隨後,相投奔咗親夏嘅斟尋、斟灌氏。從此,羿獨承夏後權位。但得權後,羿卻像太康一樣,不再理顧國事,整天嚮野外射獵。他廢棄咗武羅、伯困、龍圉等忠臣,卻去重用被伯明氏驅逐嘅不孝子弟寒浞。寒浞網羅黨羽,權力日益增大。終於有一天,他趁著羿嚮外射獵嘅機會將羿及其家人全都殺掉。奪取咗有窮氏嘅大權。寒浞把戈封給咗他嘅兒子"豕壹"*(一個字),把遼封給咗他嘅另一個兒子澆。澆率兵眾滅咗親夏嘅斟灌氏與斟尋氏,殺咗嚮斟尋躲避嘅相。相嘅妻子緡當時已懷下相嘅兒子,她從牆洞逃避咗澆,跑到她母親有仍氏家裏避難,不久就生下咗少康。(注:太康、中康、少康均名康,但為咗不混淆,加注咗輩分。)
太康失國
少康長大後,為有仍氏牧正,結果被澆聞訊。澆又派人去追殺有仍氏,少康無奈逃奔有虞氏(即舜嘅後代)躲避。有虞氏當時無兒子,僅有二女,對少康格外款待。他們把綸邑送給咗少康,少康便以綸邑為根據地,組織咗兵眾。他開始收集存余嘅夏民眾,設官分職。嚮澆廷中設間諜,準備恢復夏朝。呢個時,躲避於有鬲氏原夏臣靡聽說少康準備恢復夏室,親自帶領斟灌、斟尋氏殘餘民眾與少康聯合擊敗咗寒浞。複立少康為夏後。少康又滅澆於過,又派他嘅兒子杼滅"豕壹"*(一個字)于戈。至此,控制中原三代近百年嘅東夷族有窮氏終於覆滅。太康失國至少康中興表明著,華夏族平定中原方國部落(尤其係東夷族)嘅過程以及最終嘅勝利。
少康結束咗後羿與寒浞40年左右嘅統治,恢復咗夏朝嘅政權,史稱「少康中興」。少康死後,子杼立。他重視發展武裝和製造兵甲。形成咗夏代中興嘅局面。
夏王朝經過較長一段時間嘅中興穩定局面,到孔甲時,內部矛盾日趨激化。從孔甲經皋與發,到履癸(即夏桀)內亂不止。
由於夏王朝後期特別係最後一個王桀王嘅暴虐無道,致使商族部落首領商湯乘機而入,率大軍與夏朝軍隊(戰於鳴條(一說河南中部,另一說山西安邑)(鳴條之戰),夏桀失敗,逃到安巢(今安徽巢縣),並死嚮那裏,夏王朝滅亡,商王朝誕生。
少康中興
夏朝嘅疆域西起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起湖北省,北至河北省。當時夏嘅勢力延伸到黃河南北,甚至長江流域。夏王朝建都陽城(今河南省登封嘅東部)、酌鄩(今河南省登封嘅西北部)、安邑(山西省夏縣西北部)等地。
疆域
夏朝嘅國家機構直接來源於部落聯盟機構,其特徵為:
國家直接管轄嘅範圍僅限於本氏族內部。超出夏族本部落之外,其他部落首領嚮自己嘅領地上,享有較為獨立嘅管理權和統治權;對於夏王,他們則以臣服和納貢嘅方式,表示其相互關係。
嚮政權形式及管理制度方面,具有專制、民主二重性,表明咗國家制度由氏族民主政體向君主政體過渡。 政治狀況
夏人已經掌握許多天文歷法嘅知識,《夏小正》即係中國最早嘅曆書。治鑄銅業係夏朝新興嘅重要手工業。
二裏頭一、二期文物中出現玉制禮器, 說明其已經有相當文化水準。
科學與技術
禹:
禹執政期間,對於苗族嘅征戰取得咗巨大勝利,後者被迫退到長江流域,從此以後,佔據黃河流域嘅黃炎族嚮中原地區地位更加鞏固。禹當上共主前最偉大嘅功績便係治水。據說大禹吸收父親鯀用圍堵法治水失敗嘅教訓,用疏導法治理洪水,曾三過家門不入,終於平水土,定九州。禹仲改善咗灌溉工程,利於農業。禹時嘅伯益發明鑿井;奚仲發明造車;禹時用銅做兵器,顯然,禹嘅時代生產力大為提高。據說,禹時開始建造城市,並由儀狄發明瞭用穀物釀造甜酒嘅方法。呢個表明,當時嘅私有制發展,已經形成階級咗。禹死後,眾酋長擁戴禹嘅兒子啟,於係禪讓制度被廢除,由禹嘅後裔開創嘅夏王朝正式開始。
夏朝帝系表
夏商周歷史年表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